1
单选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液
D.小肠之分清泌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A肾之蒸腾气化,肺之通调水道,脾之运化水液,小肠之分清泌浊均在津液的代谢起着一定作用,但肾之蒸腾气化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A对)。胃的“游溢精气”,脾气散精,肺之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泌浊均需依赖肾之蒸腾气化。在排泄过程中,肾的蒸腾气化能使“清者”蒸腾上升,向全身布散;“浊者”下降为尿液,主入膀胱。
2
多选
肺气上逆可出现:
A嗳气
B咳嗽
C喘息
D胸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
·咳喘——肺气上逆
·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胃气上逆
·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肝气上逆
3
单选郁金的归经是
A:归心、脾经
B:归心、肝、脾经
C:归肝、胆、脾经
D:归肝、胆、心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肺经。3~10g研末2~5g)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
清心凉血——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妇女倒经(菖蒲郁金汤)
利胆退*——*疸尿赤,胆胀胁痛(与大*、虎杖,金钱草等相配)
趣记:郁闷没有活力,需要解郁;心凉凉的;金色是*色。
趣记:郁(郁金)闷没有活力(活血止痛),需要解郁(行气解郁);心凉凉(清心凉血)的;金色是*色(利胆退*)。
注意: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特点:①入血分行血凉血,入气分行气解郁。
②可治倒经。
4
单选十灰散证的病机是
A.血热妄行,损伤血络
B.血热妄行,瘀血内停
C.肝火犯肺,损伤血络
D.脾阳不足,统摄失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棕榈皮荷叶柏叶茜根茅根大*牡丹皮山栀(各9g)
大小驴,荷柏叶,茜茅根,*牡栀。
十灰二蓟柏荷茅,茜棕栀*丹皮烧。
吐衄咳嗽血止衄,凉血止血墨汁调。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宿,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服下(现代用法:各药烧炭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15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主症: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上部出血)
病机:上部出血诸症乃火热炽盛,气火上冲,损伤血络,离经妄行所致。
方义:大蓟、小蓟(君药)——长于凉血止血,且能祛瘀
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臣药)——凉血止血
棕榈炭(臣药)——收敛止血,既能增强澄本清源之力,又有塞流止血之功
栀子、大*(佐药)——清热泻火,使邪热从大小便而出
丹皮(佐药)——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藕汁(佐药)——能清热凉血散瘀
萝卜汁(佐药)——降气清热以助止血
京墨(佐药)——收涩止血
配伍特点:炒炭存性,纳清降以助凉血,佐祛瘀以防留瘀。是急救止血要方。
5
单选牵正散的组成药物是
A.白附子、僵蚕、薄荷
B.白附子、全蝎、蜈蚣
C.白附子、僵蚕、全蝎
D.白附子、僵蚕、天南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僵蚕白附子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各5g)
牵正馋服蝎子酒。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全蝎合僵蚕。
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用法:温酒送服。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主症:口眼喎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辨证公式:口眼喎斜+面肌抽动。
病机:由太阳外中于风,阳明内蓄痰浊,风痰循经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缓而不用,加之无邪之侧,气血运行通畅,牵引筋肉之缓侧,故见口眼蜗斜。
方义:白附子(君药)——入阳明经而走头面,祛风化痰
全蝎、僵蚕(臣药)——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且能化痰
热酒(佐使)——可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
特点:①方中热酒用意为重点。
酒煎方:小活络丹、仙方活命饮、牵正散、天台乌药散(冲入*酒)、温经汤、炙甘草汤
②风邪得散,痰浊得化,经络通畅,则喁斜之口眼得以复正,是名“牵正”。
配伍特点:辛温上行以祛风痰,药简效宏。
6
单选男,34岁。近日腹胀或痛,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按之则胀痛更甚,纳食减退,大便秘结,舌苔腻,脉弦滑,证属
A.气滞血阻型积证
B.气结血瘀型积证
C.肝郁气滞型聚证
D.食滞痰阻型聚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通腑
症状: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辨证公式: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苔腻,脉弦滑。
方药:六磨汤加减
(附)若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所致者——鹤虱,雷丸,使君子等驱蛔药物
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平胃散
7
单选男,45岁。平素嗜酒10余年,每天饮酒g,近半月来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臂有多个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口渴不欲饮,舌质紫红,脉细涩。此鼓胀证属于
A.气滞湿阻型
B.寒湿困脾型
C.湿热蕴结型
D.瘀结水留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肝脾血瘀(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症状: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辨证公式:腹大坚满,青筋怒张+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方药:调营饮加减
8
单选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A.足三里B.上巨虚C.下巨虚D.委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府”。
-END-
打开淘宝扫一扫打开淘宝扫一扫
备考年中医考研执业医的小萌新们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