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半夏很多人都听说过,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它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多在秋在采挖,采挖以后去掉泥沙,切片晒干就能入药。那么中药半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小编就来具体告诉大家。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1、中药半夏的功效
中药半夏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和一些甙类物质与粘液质,它们都是重要的药用成分,它们的存在让中药半夏具有了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吐以及消痞散结等多种功效,平时可以把它用于人类呕吐、反胃以扩咳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中药半夏能治湿痰喘急
中药半夏对类的咳嗽痰多以及气喘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取半夏适量用香油炒制,炒好以后取出研成粉末,再把它们调匀糊状,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姜汤送服效果最好。
3、中药半夏能止血
中药半夏能止血,平时能用于人类一些外伤性出血的治疗,治疗时可以把生半夏和乌乌贼骨按一比一的比例准备,把它们一起研成细末,直接外敷在出血的部位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半夏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化痰止呕,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或酒、醋调敷,亦可制成栓剂使用。
治癌效验:(《神农本草经》)曰:“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药性论》)曰:“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叶,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癭瘤。气虚面有疲气,加而用之。”(《外台秘要》):“其用有四:燥脾胃湿一也;化爽二也:益脾胃之气三也;消肿散结四也。”临床常用治食管癌、胃癌、子宫颈癌、舌癌等癌瘤中属痰湿内阻者。
治食管癌
生半夏、醋制紫硇砂各50克,硼砂25克,共研细粉般每次內服2克,分数份放舌根部咽下,每日1~2次。用后漱口,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但不可用水送服,因本药需在梗阻处停留,对癌瘤直接起作用。用药7~10日,咽下困难减轻,或吐黏液减少为有效,可继续用药,一般不得超过30日,用药7~10日无效时应不再使用。[(《新中医》)(2)
治胃癌
半夏(汤洗7次)、胡椒粉各等份为末,姜汁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50丸,姜汤下,每日1次。(《世医得效方》)
治子宫颈癌
半夏片(每片含经乙醇提取的水溶性浸膏0.3克),每次2~3片,每日3次。(《抗癌本草》)
治舌癌
清半夏12克,茯苓、陈皮、贝母各9克,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各4.5克,玄参、生牡蛎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实用抗癌验方》)
特别提示阴虚肺热、痰火、痰血者禁用。本品反乌头,不能与乌头同用。生半夏毒性大,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内服多炮制后使用,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异。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导致失音、呕吐、腹泻等副作用。这种刺激性物质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可通过煎煮而除去。故(《中华本草》)谓:“半夏炮制去毒的关键不在于水漂,而在于适量的辅料或加热处理。明矾、石灰、甘草与半夏可产生拮抗作用而解毒,生姜对半夏无解毒作用,而起协同增效作用。”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