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识草知性天南星 [复制链接]

1#

概述

天南星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天南星,全株有毒。含毒成分:根头含有毒的生物碱;根、叶、茎都含苛辣性毒素。中毒症状:皮肤与之接触发生瘙痒;误食后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钱可引起中毒。解救方法:皮肤中毒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涤。误食中毒服稀醋或鞣酸或浓茶、蛋清等。如呼吸困难则供氧气,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民间验方:醋(黑醋或白醋)一至二两,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生姜一两,防风二两,甘草五钱,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

1、虎掌,多年生草本。1-2年生块茎近圆球形,三年以上块茎由于侧生2-5个乳头状小块茎而呈扁柿形,直径达6cm。叶自芽眼抽出,2-6丛生;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13,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裂片比例裂片长大,长15-18cm,宽约3cm。花序便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披针形,问下渐变细,色质如叶,宿存响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浆果卵形,熟时绿白色,易脱落布地,当年发芽长出新株。花期5-7月,果期6-10月。

2、天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2-5cm。叶常单一;叶柄卜部鞘状,下部具膜质鳞叶2-3;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1-19,线状长圆形或倒被外形,中裂片比两侧短小。花序柄从叶柄中部分出;佛焰苞管部长3-6cm,绿白色,喉部截形,外线反卷,檐部卵状披针形,有时下弯呈盔状,淡绿色全淡*色;向穗花序袖与佛焰苞完全分离;肉穗花序两性或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下部雌花序长约2cm,花密,上都雄花序长约3cm,花疏;单性雄花序长3-5cm,粗3-5mm;附属器基部直径0.5-1cm,长达20cm,伸出佛焰苞喉部后呈“之”字形上升。果序近圆锥形,浆果熟时红色,佛焰苞枯萎而效果序裸露。种子*红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3、一把伞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达6cm。鳞叶紫红色或绿白色,间有褐色斑块。叶单一;柄长达70cm,中部以下具叶鞘;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7-20,披计形或长圆形,长7-24cm,宽1-4cm,长渐尖或延长为线尾状。花序柄自叶辆中部分出,短于叶柄;佛焰苞颜色多样,绿色问有白色条纹或淡紫色至深紫色中夹杂着绿色、白色条纹;喉部扩展,边缘外卷,檐部宽大,三角状卵形至长圆卵形,光瑞延伸为长达15cm的线尾;肉穗花序;雌花序轮在下部,中性花序轴位于中段,紧接雄花序轴,其上为长约5cm的棒状附属器。果序成熟时裸露,浆果红色。种子1-2,球形,淡褐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4、东北天南星,与天南星及一把伞南星的区别为:本叶;叶柄长17-30cm,下部1/3具鞘,紫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倒卵状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中裂片具长约2cm的柄,长7-12cm,宽4-7cm,例裂片具长约1cm。共同的柄,全缘。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紫色具白色条纹;肉穗花序单件;雄花序年约2cm,花疏;雌花序长约1cm;各附属器具短柄,棒状。浆果红色;种子4颗,红色。肉穗花序轴常于果期增大,果落后紫红色。

药品简述

药名:天南星

汉语拼音:tiannanxing

英文名:PedatePinalliaJackinthepulpitRhizome,JackinthepulpitTub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

2、ArisaemaheterophyllumBl

3、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ArumerubescensWall.;A.consanguineumSchott]

功效分类:止咳药;清热燥湿药。

科属分类:天南星科。

别名:半夏精、鬼南星、虎膏、蛇芋、野芋头、蛇木芋、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能:祛风止痉;化痰散结。

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闲;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一般制后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

生态环境:

1、生于山谷、河岸、草地、草丛及竹林下。

2、生于灌丛、草地及林下。

3、生于荒地、草坡、灌丛及林下。

4、生于海拔50-m的林下和沟旁。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2、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和西藏以外)。

3、分布于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以外的大部分省区。

4、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天南星、一把伞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采收储藏:10月挖出块茎,去掉泥土及茎叶、须根,装入撞兜内撞搓,撞去表皮,倒出用水清洗,对未撞净的表皮再用竹刀刮净,最后用硫*熏制,使之色白,晒干。本品有毒,加工操作时应戴手套、口罩或手上擦菜油,可预防皮肤发痒红肿。

炮制方法:

1、天南星: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于。

2、制南星:取拣净的天南星,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每日换水2-3次,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大小,适当掌握浸漂日数。至起白沫时,每南星斤加白矾2斤,浸泡一月后,继续换水,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止,捞出,与鲜姜片及白矾粉层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水淹没,约经3-4星期,复倒入锅内煮至内无白心,取出,拣去姜片,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天南星斤,用鲜姜25斤,白矾12.5-25斤)

用药禁忌

1、阴虚燥咳,热极、血虚动风者禁服,孕妇慎服。

2、《本草经集注》:“蜀漆为之使。恶莽草。”

3、《日华子本草》:“畏附子、干姜、生姜。”

4、生天南星对粘膜刺激性较大,误食可致口舌麻木,咽喉烧灼感,粘膜糜烂,水肿,严重者可窒息;皮肤接触后可致搔痒,有的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

5、生天南星使用不当易致中毒,症状有口腔粘膜糜烂,甚至坏死脱落,唇舌咽喉麻木肿胀,运动失灵,味觉消失,大量流涎;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发热,头昏,心慌,四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窒息,呼吸停止。

天南星、一把伞南星的根茎均含β-谷甾醇以及与虎掌相同的多种氨基酸和无机微量元素,只是含量有所不同。

东北天南星含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

药理作用

虎掌南星

1、抗惊厥作用:腹腔注射天南星水煎剂3g/kg,可明显对抗士的宁,五甲烯四氮唑及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电休克的发作,且品种不同其抗惊强度有所差异,但也有报告指出,天南星不能对抗士的宁所致的惊厥和死亡,但能对抗烟碱所致的惊厥死亡,尚能消除其肌肉震颤症状;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毒素所致的惊厥,天南星能推迟动物死亡的效果。

2、镇静、镇痛作用:兔及大鼠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剂后,均呈活动减少、安静、翻正反射迟钝。并能延长小鼠对成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泄法进行实验,表明天南星水剂有祛痰作用,给药组自呼吸道排出酚红量分别为对照组的%及%。

4、抗肿瘤作用:鲜天南星(未鉴定品种)的水提取液经醇处理的制剂,体外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实验性肿瘤如肉瘤S,HCA实体型及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证实d一甘露醇可能是抗癌有效成分。

5、抗氧化作用:天南星所含两种生物碱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活性。

6、其它作用:天南星中两种生物碱S和S对离体犬的心房和乳头肌收缩力及窦房节频率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鲜天南星的水提醇沉制剂,体外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有效,对S、HCA实体型、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药(毒)理学

天南星(未鉴定品种)根茎生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口腔粘膜轻度糜烂,甚至部分坏死脱落,咽喉干燥,并有烧灼感,舌体肿大,口唇水肿,大量流涎,口舌麻木,味觉丧失,声音嘶哑,张口困难。小鼠腹腔注射鬼蒟篛水浸液半数致死量为13.5g/kg。

1、天南星不同炮制法对饮片毒性的影响:杨守业等对天南星生品、白矾浸制片、热压片和药典法炮制品对粘膜的刺激性,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炮制能够使其毒性降低或消除,不同南星制品分别灌胃小鼠50g/kg,不引起死亡,生片和药典法饮片汤剂g/kg灌胃小鼠亦未见毒性反应,且对大鼠生长及肝功能无不利影响。在小鼠亚毒试验中热压片和药典法制品呈现一定的毒性反应,可能与炮制品中白矾存留量有关。

2、天南星不同炮制品水煎剂g/kg灌胃大小鼠急性和亚急性试验未见毒性反应。天南星醇浸膏给小鼠皮下注射后可使动物因惊厥而死亡。

临床应用

1、治疗子宫颈癌:采取阴道局部用药与口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Ⅲ期及少数晚Ⅱ期的病人加用宫旁四野的体外放射治疗。内服药:生天南星煎汤代茶,剂量由每日5钱逐渐增加到1.5两,另根据病情、体质,辨证用药。局部用药可采用不同的剂型及用药途径:

㈠药包:鲜天南星根部洗净泥砂(不可泡在水中)。每3钱加75%酒精0.5毫升,捣成浆状,用一层纱布包扎成椭圆状,塞在癌灶部位.

㈡栓剂:每片含生药60克,覆盖在宫颈的癌灶上。

㈢棒剂:每根含生药10克,可塞在颈管内。

㈣针剂:每支2毫升,含生药10克,每天或隔天注入宫颈及宫旁组织4毫升。此外,尚可用天南星提取物行盆腔离子透入法。用上法治疗例,近期治愈20例,显效46例,有效16例。有效率为78%。对Ⅰ期的疗效较好,Ⅱ、Ⅲ期疗效较差;对于溃疡型、结节型效果最好,糜烂型与菜花型次之,空洞型效果较差。应用天南星治疗开始有显著效果,治疗一个时期会停滞不前(可能因产生抗药性),如应用其他药物治疗病情改善后,再用天南星治疗则又有效果。内服或注射天南星对肝、肾功能及血象无异常改变,可能对癌细胞有特异的抑制作用。

2、治疗腮腺炎:取生天南星研粉浸于食醋中,5天后外涂患处,每天3~4次。治疗6例,当天即退热,症状减轻,平均3~4天肿胀逐渐消退。

常用选方

1、治寒痰咳嗽脉沉面色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天南星(洗)、半夏(洗)各一两官桂一两(去粗皮).上为细末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下食后.(《吉古家珍》姜桂丸)

2、治热痰咳嗽其脉洪而面赤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多喜笑:天南星(汤洗)一两半夏(汤洗)一两*芩一两.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食后.(《保命集》小*丸)

3、治气痰咳嗽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浙寒热悲愁不乐:天南星(汤洗)、半夏(洗)各一两橘皮(去白)二两.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九人参生姜汤下食后.(洁古家珍)五粉丸)

4、治一切痰嗽日夜不得眠卧:天南星(去脐、皮)、白矾、甘草各半两乌梅(取肉)二两.上为粗散用慢火于银石器内炒令紫色放冷研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时身体都入铺卧内用齑汁七分温汤三分暖令稍热调前药末服之.(《证治准绳》紫金散)

5、治痈疽疮肿:天南星二两赤小豆三两白及四两.上三味各为细末和匀冷水调摊上四面肿处用绢压之.(《鬼遗方》收脓散)

6、治痈疽肿结通用能散能溃:天南星(上等大者)一两草乌头、白芷各半两木鳖子仁一个(研).上为细末分两次法醋入蜜调敷纱贴之.(《证治准绳》拔毒散)

7、治乳赤肿、欲作痈者:天南星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涂自散.才作便用之.(《百一选方》。

8、治小儿泄泻虚脱致虚风生名慢脾风及服冷药过多者:天南星、生附子各一钱全蝎三个.上锉散作一剂水一大盏生姜七片煎至半盏去滓逐旋温服不拘时.(《续易简方论》南附汤)

9、瘰疬南星、半夏等分为末米醋或鸡子清调敷.(《潜斋简效方》)

10、治头面及皮肤生瘤大者如拳小者如粟或软或硬不疼不痒不可辄用针灸生天南星一枚(洗切.如无生者以干者为末)滴醋研细如膏将小针刺病处令气透将膏摊贴纸上如瘤大贴之觉痒即易日三五上.(《圣济总录》天南星膏)

11、治瘿瘤用生南星末醋调或玉簪花根汁调敷之.(《外科证治全书》)

12、治痰湿臂痛右边者天南星、苍术等分生姜三片.水煎服之.(《摘元方》)

13、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及气虚眩晕大有神效南星(生用)一两木香一分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半两.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局方》三生饮)

14、治中风不语喉中如拽锯口中沫出天南星(大者)一枚(去浮皮剜中作坑入醋令八分满四面用火逼醋干*色锉)藜芦一分.上二味捣研为末用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良久吐出涎为效.吐不止用冷葱汤呷即止.(《圣济总录》取涎丸)

15、治风痫天南星(九蒸九晒)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煎人参、菖蒲汤或麦冬汤下二十九.(《中藏经》)

16、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窜视涎潮南星(圆白者)一钱半木香、橘红各半钱全蝎一枚.上锉细入姜钱四片慢煎熟灌下.大便出涎即愈.(《直指小儿方》星香散)

17、治诸风及痰厥天南星一两(生用)木香二钱.上口父咀分作二服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续方》星香散)

18、治破伤风天南星、防风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童子小便洗疮口后以此药末酒调贴之.(《圣济总录》夺命散)

19、治破伤风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者每服三钱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风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处亦效.(《外科正宗》玉真散)。

文献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天南星,欲其下行,以*柏引之。

2、《纲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故能胜湿除涎;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喎舌糜。杨士赢《直指方》云,诸风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参、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

3、《本草经疏》:半夏治湿痰多,南星主风痰多,是其异矣。

4、《本草汇言》:天南星,开结闭。散风痰之药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与半夏略同,而毒则过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缓,南星之性,燥而颇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风痰湿痰,急闭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5、《本经逢原》:天南星,即《本经》之虎掌也。为开涤风痰之专药。《本经》治心痛、寒热、结气,即《开宝》之下气、利胸膈也。《本经》之治积聚伏梁,即《开宝》之破坚积也。《本经》之治筋痿拘缓,即《开宝》之治中风、除麻痹也。《本经》之利水道,即《开宝》之散血堕胎也。盖缘一物二名,后世各执一例,是不能无两歧之说。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半夏专走肠胃,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向导。

6、《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7、《别录》:除阴下湿,风眩。

8、《药性论》: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9、《本草拾遗》:主金疮伤折瘀血。碎敷伤处。

10、《日华子本草》:窨蛇、虫咬、疥癣恶疮。

11、《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12、《医学启源》:去上焦痰及头眩晕。

13、李杲:主破伤风,口噤身强。

14、王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15、《纲目》:治惊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虎掌块茎呈扁平而不规则的类圆形,由主块茎及多数。附着的小块茎组成,形如虎的脚掌,直径1.5-5cm。表面淡*色或淡棕色,每一块茎中心都有一茎痕,周围有点状须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不平坦,色白,粉性。气微,味辣,有麻舌感。

2、天南星块茎呈稍扁的圆球形,直径1.5-4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较光滑,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1圈1-3列显著的根痕,周边偶有少数微突起的小侧芽,有时已磨平、气味同上。

3、一把伞南星块茎呈扁圆球形,直径2-5.5cm,表面淡*色至淡棕色,顶端较平,中心茎痕浅凹,四周有叶痕形成的环纹,周围有大的麻点状根痕,但不明显,周边无小侧芽。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味同上。

4、东北天南星块茎呈扁圆形,直径1.5-4cm,中心茎痕大而稍平坦,呈浅皿状,环纹少,麻点状根痕细,排列不整齐,周围有微突出的小侧芽。气味同上。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1、虎掌

①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椭圆形或盔帽,直径3-13-21pm,长至26m,脐点圆点状、裂缝状、星状或“人”字状;复粒极多,由2-10多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长20-60μm。

③粘液细胞直径60-μm

2、天南星①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18μm,脐点圆点状、星状、裂缝状、三叉状;复粒甚多,由2-10分粒组成,脐点多不明显。

②草酸钙针晶长13-64-86μm。

3、一把伞南星

①淀粉粒极多。单粒大多呈圆球形,稀椭圆形或半球形,直径2-20μm,脐点圆点状、裂缝状、“十”字状、“人”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脐点明显,螺纹、环纹导管直径8-27μm。

②草酸钙针晶束及外晶随处可见,草酸钙针晶长34-52μm。此外,可见草酸钙方晶、棕色块。

4、东北天南星

①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椭圆形,直径2-26μm,脐点三义状、“人”字状、“十”字状或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10多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长20-60μ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以温水20ml浸泡4h后,滤过。滤液浓缩点样,按纸层析法,以甲醇展开,喷以0.2%茚三酮醇溶液,80℃烘干10min,现蓝紫色斑点。(检查氨基酸)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以乙醇10ml浸泡24h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挥去乙醇,加0.5ml盐酸水解,用乙醚提取,取乙醚液浓缩点样,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板上,用氯仿-甲醇-甲酸(9.2:o.6:O.2)展开,2%间苯三酚乙醇液一浓硫酸(1:1)显色。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