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免疫学的病因尚无定论,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遗传的基础上,遗传柯能为其内因;在外因中,多数人认为与胸腺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关。具有HLA-A1、A8、B8、B12、Dw3、的重症肌无力病人多为女性、青年起病,胸腺增生、无肿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低,用抗胆碱酯酶药无效,早期切除胸腺疗效好。具有HLA-A2、A3的症肌无力病人多为男性,40岁以后起病,多合并胸腺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高。上述提示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
本病多见于中医的“痿证”或“痹证”的范畴之中。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是外受湿邪,筋脉失养,湿邪浸渍经脉;起病多与后天不足、正气亏虚有关。在辨证治疗中常将其分为脾气虚弱、肾气浮越和湿热浸淫等类型。
一、主要表现、
1.眼外肌受累表现。一侧或是两侧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单纯眼睑下垂型称为“上胞下垂”或“睢目”、“浸风”、“目睑下垂”、“睑废”等,是重症肌无力表现最多的一种类型)我们可以看到病人眼皮抬不起来,因此眼裂变小,或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眼球转动不灵活,甚至不能动,看东西成双影
2.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受累表现。闭眼不紧,病人面无表情,常常见到苦笑面容,称为“面具样面容”,有的不能鼓腮不能吹气,吃东西时咀嚼无力,尤其是进干食时更为严重。
3.四肢肌群受累表现。上肢受累时,两臂上举无力,梳头、刷牙、穿衣困难;下肢受累时,上、下楼梯两腿无力发软,抬不起来,提东西时下肢感到疲劳无力,上台阶或上公共汽车困难易跌倒,下车或下楼时易跌倒,蹲下后起立困难,行走困难等等。
4.延髓肌(包括吞咽肌)受累表现。吐字不清,言语不利,讲话鼻音,伸舌不出和运动不灵,以至于食物在口腔内搅拌困难,讲话声音,也会随讲话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小,严重时,患者仅有唇动听不到声音,食物吞咽特别困难,吃一顿饭需要很长时间,喝水也容易呛咳,重者水从鼻孔流出等等。
5.颈肌受累表现。颈项酸软,头重,和头竖直困难,将头部靠在墙上或垂下休息后有好转。呼吸肌群受累表现为:患者早期表现为用力活动后气短,严重时静坐,休息也觉得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甚至危及生命。
6.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肌无力危象,肌无力危象为重症肌无力疾病本身发展所至,在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约占95%,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无力,吞咽困难、咳嗽不能、呼吸窘迫直至停止呼吸。
(2)肌无力者可呈急性或慢性起病,往往从某一肌群无力开始,逐渐累及其他多组肌群。如以眼外肌无力为主者,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累及延髓肌、脊髓肌、躯干肌等;以延髓肌无力为首者,常表现有表现肌和咀嚼肌无力症状;少数急性期患者,可同时出现眼外肌、延髓肌、四肢甚至呼吸肌无力等。
(3)有10%~20%的重症肌无力者有合并胸腺瘤的存在,尤其是40岁以后的男性病人更是这样。
(二)重症肌无力中草药处方药选
升麻5克,柴胡10克,丹参15克,葛根20克。伴有肢体倦怠、精神疲乏、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脉弱等脾虚气陷者,加白术、山药各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伴有头重如裹、神疲气短、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弱等脾虚湿胜者,加石菖蒲8克,白蔻仁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伴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气短乏力、指(趾)甲无华、舌淡、脉弱等气血虚弱者,加枳壳10克,熟地、白芍、当归各15克;伴有体质肥胖、咳吐痰涎、头晕目眩、肢困体乏、舌淡、苔薄腻、脉弦滑等浊痰上泛者,加陈皮、法半夏、白附子(先煎)、胆南星各10克;伴有视物不清、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舌红苔薄、脉细数等肝肾阴虚者,加*精10克,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各15克。
眼肌型痿证(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证候是横纹肌疲劳,上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视物成双影或视物不清,眼珠偏斜,活动受限,上述证候晨轻暮重。
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的主穴为睛明、丝竹空、攒竹、太阳;配穴为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阳白。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3~4个,每日1次。药用枳壳或法半夏,孕妇慎服。药用白附子,心律失常者慎服。
{药方2】肉桂5克,杜仲、山药、熟地、鹿角胶、制附子、菟丝子各10克,仙灵脾15克,当归25克。
脾肾阳虚型痿证(重症肌无力)。主要证候是全身萎弱无力,步履艰难甚至不能站立,两眼睑下垂,视物成双,抬头困难,形体羸瘦,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咀嚼无力,语言謇涩或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胖并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孕妇及心律失常者慎服。
《三》药膳疗法
取羊脊骨1具,葱白3根,草果3个,荜拨6克,肉苁蓉30克备用。用时将羊脊骨洗净,捶碎,与肉苁蓉、草果、荜拨共熬成汁,后加葱白,取汁汤与适量面粉制成面羹食用。可适量加精盐或白糖调味。此疗法主治肝肾亏损型痿证(重症肌无力)。
《四》预防方法
未病先防,顾名思义就是在尚未发生疾病时,就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明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意义。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从西医学的角度出发,预防该病发生,就必须增强免疫力,具体方法如下。
(1)顺应自然:作为一个自然人,身体健康与否,首先要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了人之生来自天地之元气,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大法而成。养生之道就是要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节律保持同步,包括起居、饮食、精神、动静、劳逸等。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昼夜更替,环境变迁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故要把人与自然界密切联系起来,把变化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做到合理晒太阳,就可增强免疫力。有研究表明,日光中的紫外线光束能刺激人体皮肤中的T-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2,因为每天只需0.mg的维生素D2就可使免疫力增加1倍。
(2)调节情志: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刺激,会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调节情志就成为养生的又一重要因素。要获得身心健康,就必须做到“怒、喜、思、悲、恐”节宣有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必须做到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以中医道德观而言,就是“恬淡虚无”;必须保持乐观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珍惜生命,热爱本职工作,胜不骄,败不馁,达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一“形神合一”的学说境界,形即形体,神即精神,形与神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身体越健康,精力就越充沛,性格也就越开朗;而欢乐的情绪,活泼的性格,旺盛的精力更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戒怒而常笑。现代研究证明,人在发怒时,情绪急剧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容易削弱机体的防御功能,破坏免疫监视系统的“正常工作”,而笑则能激发人体的许多与免疫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增强免疫力。
(3)运动健身:运动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运动与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精神、形体等方面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增强正气的抗邪能力。正如著名医家华佗所言:“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现代研究证实,锻炼身体,可使血中的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消灭病毒与癌细胞,增强免疫力。
(4)合理饮食:中医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饮食与人体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要求饮食要定时、定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饮食搭配要合理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要达到平衡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细嚼慢咽,而且要做到副食6主食4,粗粮6细粮4,植物6动物4。营养免疫专家观察研究表明,草本植物有三大功能:一是调节内分泌功能,从而稳定免疫系统;二是自然消除功效,可以清除潜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护免疫系统;三是提供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特殊养分,增强免疫力。另外还发现,蔬菜中含有大量干扰素诱生剂,有防病抗癌之功效,但蔬菜的这种有益成分很娇嫩,不耐高温,在℃时即呈不稳定状态,所以能生吃的蔬菜应尽量生吃;饭前1小时吃水果,可以消除熟食不断刺激、损害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免疫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良方,八角固力汤
第一步:疏经健脾,补充气血,改善患者脾胃基础:增强患者本身的免疫,舒经健脾。
第二步:养血活络,清热化痰,改善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使患者体质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改善。
第三步:镇肝养肌,濡养筋经,修复受损肌神经,疏通脉络,增强乙酰胆碱的分泌。
第四步:健脾益气,激活麻痹和休眠的细胞,改善肌肉丰满,使患者强健有力,治疗患者的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
第五步:润燥舒筋,布精起痿,强肾固元,改善主动肌、吞咽肌、呼吸肌的功能,使患者逐步的不再依靠药物维持病情,从而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
如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被这个疾病困扰着。治疗多年效果不理想,甚至丧失了治疗重症肌无力这个疾病的信心。那么赶紧添加下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