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隆冬来临,三九贴火爆预约中,您还在等什么 [复制链接]

1#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如今三伏已经过去了,即将到来的是年的三九天,那么三九贴是从什么开始开贴呢?

三九贴的穴位根据需要辩证施治,辩证取穴,不同人,不同疾病贴敷穴位不同。

-年三九贴贴敷时间

开穴贴:12月11日至20日

一九贴:12月21日至29日

二九贴:12月30日至年1月7日

三九贴:年1月8日至16日

加强贴:年1月17日至28日

什么是三九贴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的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先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小时取下,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它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运用“内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可疏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什么是“天人相应”

《*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三九”乃一年中最冷之时,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利用药物贴敷将平衡人力阴阳和司机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选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涸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三九贴的主要配方及药用

《张氏医通》中记载,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腧、膏肓、白劳等穴,涂后麻痹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这是三伏贴的原方,后来流行的三伏、三九都是在此基础上做得修改。做成直径约一厘米的药饼,用胶带固定在穴位上。此方中提到的中药便是“三九贴”中长用到的。

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化痰,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肋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延胡索:具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可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肋、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甘遂:具有泄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

细辛:具有祛风、行水、散寒、开窍的作用,能治疗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之功。、

生姜:味辛,温,为芳香行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半夏、天南星等药物有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三九贴的穴位不是固定的,它需要辨证施治,辨证取穴,不同人不同疾病贴敷的穴位是不用的,因此在贴敷三九贴的时候要确保贴敷的方法和穴位正确才能有好的疗效。

有六种病适合贴“三九贴

1.呼吸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主要取穴:定喘,风门,肺俞,天突,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

主要取穴:大椎,命门,肩颈穴,肾俞等

3.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主要取穴:大椎,命门,肺俞等

4.消化疾病: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主要取穴: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天枢等

5.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主要取穴:大椎,命门,肾俞,风门,命门等

6.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易感,抵抗力低下等

主要取穴:大椎,肺俞,膏盲,肾俞等。

不管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的第一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

一般贴敷时间小儿0.5—4小时,成人为6—8小时,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进行调整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反之贴后皮肤微痒舒适者可酌性延长贴药时间。

敷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时当年效果不甚明显,远期疗效较好。需要坚持,最好能坚持三年左右时间(包括三九贴、三伏贴)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