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病条辨凉开三宝 [复制链接]

1#
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555381.html

安宫牛*丸方

牛*(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一两)金箔衣*芩(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方论〕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牛*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按冰片,洋外老杉木浸成,近世以樟脑打成伪之,樟脑发水中之火,为害甚大,断不可用),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紫雪丹方(从本事方去*金)

滑石(一斤)石膏(一斤)寒水石(一斤)磁石(水煮二斤,捣煎去渣入后药)羚羊角(五两)木香(五两)犀角(五两)沉香(五两)丁香(一两)升麻(一斤)元参(一斤)炙甘草(半斤)

以上八味,共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硝石各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

辰砂(研细,三两)麝香(研细,一两二钱)

入煎药拌匀。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一、二钱。

〔方论〕诸石利水火而通下窍。磁石、元参补肝肾之阴,而上济君火。犀角、羚羊泻心、胆之火。

甘草和诸药而败毒,且缓肝急。诸药皆降,独用一味升麻,盖欲降先升也。诸香化秽浊,或开上窍,或开下窍,使神明不致坐困于浊邪而终不克复其明也。丹砂色赤,补心而通心火,内含汞而补心体,为坐镇之用。诸药用气,硝独用质者,以其水卤结成,性峻而易消,泻火而散结也。

局方至宝丹方

犀角(镑,一两)朱砂(飞,一两)琥珀(研,一两)玳瑁(镑,一两)牛*(五钱)麝香(五钱)

以安息重汤炖化,和诸药为丸一百丸,蜡护。

〔方论〕此方会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反正之功。大抵安宫牛*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

十七、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厥者,尽也,阴阳极造其偏,皆能致厥。伤寒之厥,足厥阴病也。温热之厥,手厥阴病也。舌卷囊缩,虽同系厥阴现证,要之舌属手,囊属足也。盖舌为心窍,包络代心用事,肾囊前后,皆肝经所过,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而为一,若陶节庵所云∶“冷过肘膝,便为阴寒”,恣用大热。再热厥之中亦有三等∶有邪在络居多,而阳明证少者,则从芬香,本条所云是也;有邪搏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本论加载中焦篇;有日久邪杀阴亏而厥者,则从育阴潜阳法,本论加载下焦篇。

牛*丸、紫雪丹方(并见前)

赵绍琴《温病纵横》:安宫牛*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皆性凉而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痉之功,是属“凉开”之剂。治疗温热病窍闭神昏之危证,用之较其它药物为佳,故通称“三宝”。然此三方由于药物组成不同,其功效又有差异。安宫牛*丸长于清心豁痰;至宝丹长于开窍安神,紫雪丹长于止痉熄风,折热通便。临床宜根据病情,斟酌选用。兹将三方之异同,列表比较如下。(见页“安宫牛*丸、至宝丹、紫雪丹方剂比治疗热陷心包之证,以安宫牛*丸最佳,至宝丹、紫雪丹次之。以清宫汤送服三宝,疗效虽佳,但三宝皆属贵重、短缺之品,如无货时,可于清宫汤中加牛*一分或犀角一分、竹沥一两兑冲、胆南星三钱、菖蒲、郁金各二钱,以豁痰开窍。若见手足疯作抽时,可加人羚羊角一至三分(锉末冲服)、勾藤五钱(后下)以凉肝熄风止痉。

安宫牛*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

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或内闭外脱,或暑入心营(血),或痰热蒙闭之证。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昏愤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脉数等症;亦可治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者。

若邪陷心包,兼有腑实,见神昏舌短,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用安宫牛*丸2丸化开,调大*末3克灌服,可先服一半,不知再服,以泻热通便,釜底抽薪。

本方所治证属热毒之邪内陷心包,或痰热闭窍所致。热毒内陷,必以清解心包热毒为重,但痰热相搏,痰浊不祛,热邪难清,故欲清心包之热邪,必当开泄痰浊之闭阻。方中牛*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共为君药;*连、*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心包号称心之宫城,《灵枢·邪客篇》说:“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本方能清心包之热,又以牛*为君药,制成丸剂,故名“安宫牛*丸”。

临床所见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分。实证即闭证,以两手握固,牙关紧闭,脉搏有力为辨证依据。但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有热闭和寒闭不同:热闭多由热毒内陷心包所致,表现面赤身热,苔*脉数;寒闭多由寒湿痰浊,蒙蔽清窍造成,表现面青身凉,苔白脉迟。本方适用于温病热陷心包的热闭证。造成的原因,《外感湿热篇》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陷心包,非独热盛,且有痰浊,故又称“痰热蒙蔽心包”。

其痰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温热邪气炼液成痰,而致痰热胶结;一是平素心阴亏损,心气不足,且有痰浊,邪热内陷,则热与痰合,两相胶结,即《外感温热篇》所说:“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的病机。此时身热灼手,为邪热内陷所致;痰热壅盛,蒙蔽心窍,心主失其清灵之常,故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甚则昏馈不语;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痰热阻于心窍,故舌体转动不灵;痰热内闭,阻塞气机,阳气不达于四肢,故见四肢厥逆,此为热深厥深之象;心营热盛,营阴耗损则舌红绛、脉数。痰热壅盛,蒙蔽心窍,大人可因痰热闭窍而致脑卒中;小儿亦可因痰热闭窍而致急惊风。

临床杂病运用:

刘渡舟医案中风:赵某某,男,53岁。年3月15日初诊。患“急性脑血栓形成”月余,右半身不遂,神识时清时寐,有时不能正常表达思想,词不达意,善忘,语言不利,吐字不清楚,舌头难以伸出口外,烦躁,血压/mmHg,大便干结。舌红赤,苔*,脉弦滑数。辨为火中动风闭窍证,用三*泻心汤加味,

处方:大*6g,*连10g,*芩10g,山栀子10g。7剂,每日1剂。安宫牛*丸2丸,每日1丸,冲服。

年3月23日二诊:服药后大便通畅,头脑突然清楚,烦躁消失,血压/mmHg,言语较前清楚。守上法处方:大*4g,*连6g,*芩10g,山栀子10g,白芍20g,生地20g,生石决明30g。7剂,每日1剂。安宫牛*丸2丸,每日1丸,冲服。

年3月29日三诊:服药后神识进一步清楚,言语障碍明显改善,血压/95mmHg,用二诊方去安宫牛*丸,继续调治。(作者(张文选)新撰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医案帕金森病:

陈某某,男,75岁。年10月18日初诊。年10月发病,全身震颤,不能自主,某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左旋多巴、美多芭、安坦(苯海索)等药,症状未见改善。其证为全身颤抖,尤以上肢为患。手指节律性震颤,状如“搓丸状”,肌肉强直,面部表情呆板,双目直视,口角流涎,步履困难。兼见头痛,口中干渴,大便秘结,一周一行,小便色如花茶,口噤齘齿,言语骞涩。切其脉滑大充盈,舌红,苔*腻。余辨为三焦火盛阳气动风,又煎灼津液成痰。痰火阻塞经络,风阳掉动四肢。此乃“火中”继发动风、动痰之重证。

为疏:*连10g,*芩10g,*柏10g,栀子10g,羚角粉1.8g(分冲),钩藤15g,菊花10g,桑叶10g,龙胆草10g,竹茹20g,天丝*12g,半夏12g,菖蒲10g。此方连服14剂,两手震颤减轻,脚腿行路不飘,口渴止,小便颜色变淡。但是,大便仍然秘结,头痛眩晕,多痰少寐,舌骞不利。脉来滑数,而舌苔白*夹杂。针对以上脉证反映,胃中燥热尤深而又有动湿生痰浊之机。我采用了古今接轨论的治法,用调胃承气汤:大*4g,芒硝4g,炙甘草6g。羚角钩藤汤:羚羊角粉1.8g(分冲)、钩藤20g。又加用白芍20g,木瓜10g,麦门冬30g。并服“局方至宝丹”每次1粒,共服3粒。上方连服7剂,大便通畅,粪便成球,如串珠,腹满顿除,齘齿大减,小便畅利,四肢仅有轻微颤抖。病已见效,乃用*连解毒汤与羚羊角汤加减,治疗3个月,肢体震颤消除,能自己行走,不须搀扶,手指屈伸自如,握拳有劲,言语流畅,二便正常,从此病愈。(《刘渡舟医学全集》)

相关文章——————————————

通俗伤寒论——犀地清络饮

温热经纬——神犀丹

温病条辨——犀角地*汤

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兼说温病条辨化斑汤

温病条辨——犀角地*汤合银翘散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多因情绪激动、感受风寒而诱发。中医治疗该病早期以祛风活血为主,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则重视滋养肝肾、平肝息风解痉。在不断地认识和治疗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验方一:川穹、防风、赤芍、全蝎、红花、地龙、菊花、胆南星、白芷、甘草、麻*;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次口服;适用于因受风寒、初发的面肌痉挛患者。


  验方二:代赭石、川穹、葛根、石决明、夏枯草、丹参、生地、赤芍、蝉蜕、天麻、僵蚕、全蝎、钩藤、甘草;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次口服;适用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程度受情绪影响的面肌痉挛患者。


  验方三:白蒺藜、葛根、川穹、生*芪、制首乌、当归、赤芍、防风、全蝎、水蛭、甘草、升麻、蜈蚣(条);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次口服;随证加减:血压高、头痛头晕者加钩藤、夏枯草、天麻,抽搐甚者加地龙、蜈蚣、蝉蜕;适用于体虚受风,日久不愈的面肌痉挛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病讲究遣方用药,患者切不可自行用药,凡药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推荐阅读:

1、这是一个名老中医的保密偏方

、令人叫绝的六个家传秘方

3、绝效偏方(65方)

4、为什么现在男人年纪轻轻就不行?荐3种偏方10种食材

5、70多年的从医经验,总结出6个小方子,很多人都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