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女性性激素紊乱导致的乳腺过度增生和复旧不全所引起的一组非肿瘤性、非炎症性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
临床表现为随着月经周期性乳房胀痛不适,局部结节等。乳癖在不同周期病机特点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第一,增生期。月经停后7天开始,到18天。
乳腺腺体在增生期需要阳气的温煦,多因阳虚不得温养,冲任气血失调,从而发生乳癖。
治疗应温阳疏肝、调养冲任。
方剂选择:二仙汤加减。
常用药:仙茅、青皮、川芎、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肉苁蓉,桑寄生。
仙茅、巴戟天辛温禀春升之木气升郁滞之阳,川芎补肝阳以助上升,肉苁蓉、当归甘温补冲任血海之不足,青皮散肝中之郁结,桑寄生味苦气平可通达肝经。
全方补中有散,使肝经温暖条达,清气左旋,阳得升,气血调。
第二,分泌期。月经来潮前7天到月经来潮。
乳腺腺体在分泌期达到鼎盛后需要冲任气血向下运动。多因盈而不泄,郁结在上不通,肝郁气滞,水湿津液失气化推动而不运,痰湿中生,从而发生乳癖。
治疗多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剂选择: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瓜蒌、白芍、茯苓、白术、半夏、郁金、川楝子、胆南星,当归、山栀子。
瓜蒌、半夏、胆南星辛温燥化痰湿,茯苓白术促进脾胃升降功能恢复,川楝子、栀子、郁金苦泄郁积、清肝泄肝、冲任气血降而化经。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故疏肝则不忘用当归、白芍养血。肝气疏泄,燥化痰湿,以助气血下降,归于冲任。
第三,月经期。月经来潮时至停经后的7天。
乳腺腺体本应在月经期复旧,经血来潮,气随血泄,如冲任气血下泄涩滞,致使在上的冲任气血下行不畅,旧血不去,新血难生,气滞血瘀,从而发生乳癖。
治疗应活血化瘀。经期血海较为空虚,则应配合养血活血。
方剂选择: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白芍、生地、红花、丹皮、丹参,当归、川芎。
桃仁、红花、丹皮、丹参性辛润行血,川芎血中之气药、行气以活血,当归、生地、白芍甘润养血。
全方活血养血,使气随血泄,从而使乳之气降而不至于固结。